登入

主日信息
事奉/徐美惠傳道 2011.08.28

 

約翰福音12:1-11
1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
2有人在那裏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3馬利亞就拿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
4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5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
6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7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8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9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裏,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他從死裏所復活的拉撒路。
10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11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我們信主的人一定聽過事奉,也肯定勸人要多事奉神,透過今天的經文我想來談談事奉,到底我們怎麼樣來看事奉?很多時候我們不了解「事奉」是什麼?所以當我們在事奉的時候,我們不一定知道自己正在事奉,有時候,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事奉」,雖然沒有在事奉,我們卻以為我們正在事奉。
當我成為基督徒之後,我開始事奉,參加詩班,開始作小組長,在主日敬拜中領會,之後講道,在各式各樣教會的事工當中,我開始服事。
事奉是不是就是「做事」呢?是不是事奉就是在教會裡面跑來跑去呢?,一下子在詩班,一下子站在講台上,一下子在教會中搬搬椅子,擦擦桌子,這就是事奉呢?
當我們談事奉,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通常我們會想我要在那個角色、那個身份來事奉?我們會發現人會想尋找自己的「位置」,包含職務、角色、身份還有功能。馬太20章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來到耶穌面前求在神的國裏有好的位置,母親總是要求更好的位置給兒子,這是人之常情,以世人的眼光好的位置,就是在神的國裡坐在耶穌的左右邊。
 
但耶穌教導我們的事奉並不是這樣,太9: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我們看見耶穌在地上的事奉,不是為了彰顯自己而是為了彰顯神的榮耀,祂凡事謙卑的服事人,因此我們可以明白耶穌要我們和世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耶穌便藉這個機會教導門徒,什麼才是最好的「位置」就是:願為首的就作人的僕人。因耶穌在28節說:「人子來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事奉』按照字面的意思是指伺候、服事說的。所以事奉主,就如同僕人伺候服事主人一樣,我們是站在神僕人的地位上,來伺候服事神。
我們對神的事奉有三方面:
1.      侍立在神面前(撒上二18),禱告(路二73)、敬拜、讚美、感謝、歌頌(啟五11-14)。
2.      在生活中,符合神的心意,討祂的喜悅。
3.      被神使用,受祂差遣,前去作祂所要我們作的工。如:傳福音、服事人、造就信徒、建造教會等。
約12:1-11這段經文,耶穌非常愛馬大、馬利亞、拉撒路這個家,我們透過這個家庭來思想事奉。
 
一、事奉是放下自己
耶穌與門徒是在西門的家一起吃逾越節的晚餐,經文V2特別提到『馬大伺候』,而不是西門家伺候。在西門的家,但馬大卻像是這家的主人般來款待耶穌和門徒。
其實這裡的馬大已經不是二年前路加福音10:38-42記載的『馬大』了,二年前耶穌到馬大家,馬大為了接待耶穌,非常的忙碌,忙到一個地步,甚至向耶穌抱怨她的妹妹只在耶穌的腳前聽道而不幫忙,而耶穌回答她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選擇那上好的經福分,是不能奪去的』。難道二年前馬大伺候的不好嗎?並不是!而是馬大沒有看見那更好的。
二年後這裡特別提到『馬大伺候』,顯然是她學會了耶穌教導她的功課,她的生命有了極大的改變。之前她服事四個人,現在在這裡她服事十幾個人。她的服事不再急躁、不再有抱怨,能顯出有主的榮耀,使得這次的事奉成為一個很美的事奉,這是馬大事奉的成長。過去她的事奉為了自己,出於熱心,無法持久,現在她知道事奉的焦點是主,而願意放下自己、學習作僕人來事奉主。
弟兄姊妹!我們事奉的時候,是不是只在人前熱心事奉,是不是追求人的肯定與讚美,但私底下卻充滿抱怨、不高興,如果沒被人肯定或讚賞,是不是就軟弱而不服事呢?
 
馬大給我們很好的學習,事奉神應該有的態度是放下自己,不是在乎自己的感受、感覺,不是用自己的方式來事奉主,乃是願意甘心樂意的、毫無保留的,盡心盡力來事奉神。
 
二、事奉是生命的呈現
筵席中,另一位令人矚目的人,就是拉撒路,V2「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拉撒路在其中,目的是為了要顯明耶穌將他從死亡中釋放出來,叫他從死裏復活,在11:3-4「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拉撒路死了,但耶穌卻叫他從死裏復活,釋放他從墳墓裏出來,耶穌的話勝過死亡的權柄,約翰福音5:25「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的聲音,聽見了就要活了。」這句話正應驗在拉撒路的身上,拉撒路的生命是死的,但他因聽見主耶穌的話,就從主領受新的生命,從死裏復活,因他身上有著榮耀的見證,人因看見他就信了耶穌,約12:11「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如今,這復活的新生命也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神復活的神蹟,就像拉撒路一樣,我們是否都能顯出復活的見證,叫人因見到我們的生命,回去就信了耶穌呢?
 
弟兄姊妹,生命是事奉的基礎,不是技巧或是學問,生命不對,事奉就沒有果效,你有什麼樣的生命就有什麼樣的事奉,生命到那裡,事奉就到那裡。一個人他只能挑五十公斤,如果把一百公斤放在他的肩上,那肯定是挑不動的。
我們若期待事奉有好的果效,那麼我們就要讓生命配合上去,我們要明白生命是事奉的基礎,我們不可以忽略與主的關係,對主的認識越深,對主的愛體會越多,那麼就越能彰顯復活的生命,願我們都有拉撒路復活的生命,使人看見我們改變的新生命就信了耶穌。
 
三、事奉是全然奉獻
V3:「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重的珍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這一段經文在馬太及路加福音都有記載,然而只有在約翰福音特別提到了馬利亞的名字。福音書記載馬利亞的時候,都提到馬利亞被主耶穌來稱讚,耶穌來到馬大的家時,馬利亞坐在主耶穌面前聽道,耶穌稱讚她,選擇那「上好的福份。」這次在西門家,將香膏打破膏抹耶穌,耶穌說:「是一件美事。」約翰很清楚的記載馬利亞所作的,我們可以看見她作這件事是被神、被人所記念的,因為耶穌認為馬利亞所作的事是一件美事,是為耶穌安葬之日所預備的,也告訴門徒在普天下傳福音的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
為什麼馬利亞的事奉被神、被人紀念:
1.體貼神的心意:馬利亞專心並渴慕聽耶穌所說的話。為什麼呢?因她知道耶穌是主,她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來認識神、親近神。甚至於她知道耶穌的時候不多了,用真哪達香膏來膏耶穌。愛慕神的話是事奉的根本,弟兄姊妹!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忙碌,或是教會中許多的事奉,就佔去我們渴慕神話語的時間,我們不能忽略神的話,唯有認識神、親近神,才能明白神的心。
 
2.全然奉獻:馬利亞在耶穌面臨苦難的日子時她俯伏在主腳前,她體會到了耶穌的心,看見了耶穌將要上十字架,在這時她作什麼呢?她奉獻:馬利亞的預備,是為了奉獻,她將玉瓶打破香膏流出來,膏在耶穌身上,馬利亞的奉獻是愛的奉獻,更是全然的奉獻。馬利亞把最好的獻上。在舊約聖經中大衛為奉獻作了很好的詮釋。「金子作金器,銀子作銀器並藉匠人的手製造一切,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代上29:5〉大衛明白神的心意,因為萬有都是屬神的,我們所獻的算什麼呢?我們的一切都是屬神的,盼望我們的奉獻能夠滿足神的心。
 
神在尋找合神心意的器皿,要把建造教會的事奉託付在我們身上,每一個人的恩賜不同、領受也不同,從馬大的身上我們看見她很熱心服事,而拉撒路的事奉,是用他被改變的生命來事奉神,讓人從他身上看見神。馬利亞事奉是一個隱藏的事奉,不被人看見的事奉,就像我們教會中小組長,他們花許多時間關懷,或是陪伴軟弱肢體度過人生中的困難,有時候甚至不被體諒反被人冤枉,但因著神的愛,就願意學習事奉的功課,忠心的事奉神。
弟兄姊妹!神把我們從罪惡裡救拔出來,使我們出死入生、出黑暗入光明,神拯救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我們來事奉他,我們都是神所要使用的器皿,讓我們按心靈的新樣,用新的生命來事奉救我們的主,羅12:11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神的家中我們要做一個殷勤事奉神的人,心裡充滿火熱的事奉主,沒有火熱的心服事是沒有力量的,殷勤的僕人要得神加倍的賞賜。
 
 
1.請分享馬大事奉的改變,給你什麼提醒?分享你過去是否有因為事奉多而心裡忙亂,失去喜樂的經驗?如何突破自己,提升事奉的質與量?
 
2.拉撒路是一個死了又活過來的人,因他生命的改變,使得他的事奉也被改變。分享你現在對於「事奉主」的反應是一個死人還是活人?從前不信主(死人)到現在信主(活人)後,對於事奉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作法?
收聽/下載主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