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主日信息
家庭月講章系列-5 : "主裡相合" /愛家基金會

主裡相合  /愛家基金會

 

經文:創世紀二章18-25

18: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19: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

20: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

21: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

22: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

23: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24: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25:當時夫婦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引言

今日慶祝的母親節,是依據美國母親節的規定。第一位以和平為訴求、反對南北戰爭造成家庭破裂,因而提出「母親節宣言」的是美國詩人茱莉亞(Julia Ward Howe),他也舉辦了第一個母親節活動。

但真正把母親節發揚光大的是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18641948)。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提出應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無聞做出奉獻的母親們,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於是,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接續母親的心志,自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規定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表達對母親的尊敬。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回想母親節起初的核心概念,其實是要我們回到神所造的「合一」裡面,透過母親的角色,讓我們可以去思想在家庭中彼此的關係,即便面對了許多的問題和傷害,但其中的付出、關懷、愛與支持,卻是一生裡最重要,來自於神與賜與的、合一的祝福。所謂的合一,不僅是國與國的和好,還有家與家的和好,也是人與人的和好。

今年台灣教會各城市牧長發起的「515快樂義走」,主要目的就是要藉由推廣「515國際家庭日」,重新喚起大家對家庭價值的重視,讓情感疏離、感情破裂的夫妻、家人們,透過溝通、學習,也因著神的愛,重新在主裡「和好」,重裂的夫妻、家人們,透過溝通、學習,也因著神的愛,重新在主裡「和好」,重回上帝創造家庭的美好與喜悅當中。

信息

一、神創造合一

聖經的頭幾章告訴我們神對家庭根基的旨意。創世紀第二章,神將第六天的創造,非常詳細的敘述,為要我們清楚的知道,祂在造人、設立家庭時心中的想法。創世紀二章7-17節記載神造人的背景,耶和華在東方美索不達米亞的伊甸園立了一個園子,然後造亞當,將他安置在那裏,使他看守那園子。接下來有兩件事情發生夏娃的被造與婚姻的設立。

創世紀二章18節:「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神宣告了祂造女人的心意,「造一個配偶幫助他」不單指身體或體力上的幫手,乃是指一個可以在各方面補足亞當,使他可以完全,並且可以跟他有親密關係的人。亞當和夏娃很相稱,但是她和亞當又不一樣,兩個人的結合就代表神完備的屬性。創世紀二章21-24節說:「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造的高潮就是男人與女人神聖的結合,神不是把女人放在園子裡、讓她在動物中間跑來跑去、讓他們自己去相遇,神親自把女人帶到男人面前,親自使他們結合,亞當將他的伴侶取名為『女人』。

24『因此』這兩個字讓我們看見之前那兩個問題的答案神為什麼要創造女人?祂對婚姻的旨意是什麼?神創造女人,因為男人一人獨居不好。神為男人預備一位配偶,滿足他對親密關係、情感的需要他可以跟她分享他的生命和一切。因此,神不但創造女人,祂也設立婚姻,婚姻是種神聖的存在,使婚姻中的兩人合而為一,也是一種透過神祝福後,要被大大保守的立約。「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汙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希伯來書十三章14) 神設立婚姻的目的,就是要人有伴,聖經裡用「成為一體」的觀念來描述婚姻。

創世紀二章24節:「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引出的意涵是:

1. 丈夫對妻子的愛要超越對父母的愛:「人要離開父母,」不是教導我們棄父母於不顧,乃是說婚姻是人類一切關係中,最神聖的關係,丈夫和妻子的連結,要比父母和兒女的關係更密切。

2. 丈夫與妻子為彼此的幫補:「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原來妻子就是丈夫的一部份,現在妻子再回到丈夫那裏,二人成為一個肉身,在心靈與身體上都要作為彼此的幫補。

3. 妻子敬重丈夫,丈夫要愛妻子:「為這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書五章31)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應當存著體認基督如何對待教會、教會如何對待基督的心態,彼此以生命相待。

 

二、人破壞合一

可惜的是,因著人的悖逆,破壞了神所造的合一。

創世紀第三章,亞當和夏娃違背神的命令,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罪惡便進入人心、進入神所賜美好的婚姻、世界當中;亞當犯罪後,編樹葉為裙、遮掩自己、躲避樹林中、逃避責任、彼此推諉過錯。因著這些罪,人失去了權柄、失去快樂、失去良善、失去聖潔、失去平安、失去生命。亞當、夏娃面對神的態度與方式,導致了他們被逐出伊甸園的結果;他們處理罪惡的方式,也影響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同樣的,當我們違逆神的命令,彼此爭競、紛爭、羞辱、仇恨、毀謗,讓罪惡進入人生命當中時,原本合一的夫妻關係,也會逐漸產生裂痕。聖經中說到要人如何彼此相待的經文,討論人「不該」做什麼的篇幅,比討論人「該」做什麼的多很多(例如:箴十二18、二十3、二十九11;太五22、七1-5;加五13-15),就是要極力遏止人再度陷入罪惡當中。

 

以下是四個會破壞合一的衝突模式,常常因為撒旦的挑撥,發生在我們家庭中間,我們當警醒,避免產生這些行為:

 

1. 戰火升高/ 防衛

戰火升高/防衛是指夫妻用負面的批評來回應對方,惹得雙方的怒氣、敵意、沮喪的感覺都越來越高。人在失去理性的時候,會傾向用刻薄的話語來傷害對方,以達成保護自己的目的。然而這些傷害婚姻的話,卻往往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箴言十二章8節說:「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魯莽的話語是傷害婚姻合一、親密以及安全感,最可怕的工具。神要我們用愛與接納來對待另一方,兩人相處過程中,遇到的衝突與受傷,暫停一下,回到神的面前,回想對方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和話語,去瞭解他們背後潛藏著一個受傷、害怕的小孩,戰火就會有這樣的情緒和話語,去瞭解他們背後潛藏著一個受傷、害怕的小孩,戰火就不致升高了。

 

2. 否定對方:令人痛苦的輕蔑

否定對方是間接或直接的批評配偶的想法、感受、個性。這是很多人常常犯的錯誤。

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A否定對方的對話

1(非常生氣)你總是忘記跟醫生預約時間,真是不負責任,我知道你會早早死掉、離開我,就像你爸一樣

1(受挫折)真謝謝你喔!你知道我跟我爸完全不一樣。

1:他是個卑鄙小人,你也是。

1(充滿諷刺)真對不起,我忘記我是多麼幸運娶到你這位賢妻良母、負責又有愛心的太太,你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

1:至少我不會在意一些愚蠢的小事。

1:你簡直不可理喻。

 

B以愛為基礎的對話

2(非常生氣)我非常生氣你又錯過了跟醫生預約的時間,我很怕這會影響你的治療,我怕你將來沒辦法在我身邊。

2(受挫折)這種事讓你很不舒服,是嗎?

2:沒錯,我想要確定你會在我身邊,陪我走到老。還有,當你錯過那些我很掛心的約診,會讓我很焦慮、很難過。

2:我了解當我不注意我自己的健康時,會造成你的擔心。

 

看完這段對話,你心裡的感受如何?大部分人應該會感覺到不舒服。

    但仔細看看,在A家庭的對話中,妻1原本是出於好意的關心對方,卻因為否定輕蔑的話語,讓夫1心理受傷了,反過來也用諷刺的話攻擊過去,雙方都受到很大的傷害。

    反觀B家庭的對話,妻2原本非常生氣,但因為夫妻雙方都以愛為基礎,沒有因著情緒,口不擇言,僅單純的表達自己的感覺,沒有去指責或否定批評對方,這才是比較好的溝通。

    關於對他人的抨擊,耶穌強烈的教導我們:「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馬太福音五章22),在新版聖經的譯註中說明,拉加是藐視的亞蘭文,意思像是說某人沒有價值、沒有大腦、沒有用,耶穌希望我們知道,否定對方、抨擊、侮辱別人,絕對是上帝所不喜悅的。對於神賜與要用生命相待的另一方,否定的語言猶如拿劍揮舞,不僅違反了神要我們相愛的心意,更逞了撒旦的意,讓彼此都受了傷。

 

3.    負面的解讀

    負面解讀的意思是,人用自己負面的思維,曲解別人的話。本來只是小小的一件事,很可能因為我們自己內心加諸它很多負面的、情緒的思想,造成關係嚴重的傷害。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對話:

 

3:妳又把外套丟在客廳沙發了。

3:喔,昨晚回來太累了,隨手就放在上面,想說等一下再收。

3(帶著些許譏諷) 只有你累、我工作就不累嗎?你明知道我最討厭你亂丟東西。

3(被激怒) 你講講道理好不好,我又不是故意的,你覺得我是故意亂丟,要來激怒你的嗎?

3(冷酷的說) 沒錯,你就是故意的。我告訴過你多少次,我希望客廳可以乾乾淨淨的。

3:沒錯,你是說過。但我也說了,我不是故意的要亂丟激怒你的,我就是忘了而已。

3:如果妳在意我怎麼看事情,妳就會記得。

3:你知道我十次有九次都會把外套掛好。

3:大概只有一半吧!大部分還都是我幫你掛的。

3:隨你怎麼說,事實怎麼樣根本不重要,反正你就是覺得我做得不好。

 

這對話是不是有點熟悉?本來只是外套忘記放好,這樣的一件小事。但因為雙方負面的思維,解讀來解讀去,「忘記」被解讀成「故意要激怒對方」,「忘記」被解讀成「不在意對方」;「忘記」被擴張為「什麼事都做不好」。

    我們常常會以自己的標準、想法來論斷別人,覺得你應該照我的標準來做,不然就是不尊重我、不愛我、不體貼我。然而,聖經卻教導我們不能論斷他人的動機與想法:「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哥林多前書四章5)。夫妻間的衝突常是觀點和角度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但當我們先去論斷別人、批評對方時,我自己就犯罪了違背神的命令。聖經也對這種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行為,提出警告。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加福音六章41-42) 我們應當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這種負面解讀、論斷別人的漩渦中。

 

4.    退縮 / 築牆

    退縮和築牆指的是,一方不願意參與重要議題的討論。退縮的表現可能是離開現場,在爭執中「閉嘴」、「不回應」,或敷衍的同意對方的意見。築牆是人會去避免討論那些「容易引起衝突的事情」,就像在自己和別人中間,築起高高的牆一般。可以想像夫妻關係中間,如果隔起一道牆、或是遇到困難,就你追我逃,關係只會更糟、不會更好。聖經也說:「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四章25-27) 情緒是不能被壓抑的,而應該被了解、標明與疏導,當人一再用退縮、築牆來壓抑自己的情緒、隱藏自己的想法,對夫妻關係絕對沒有幫助,學習用適當的方式溝通、化解困難,才能提升親密關係。

 

     實際上,幸福夫妻與不幸福夫妻他們所遇到的衝突類型、次數都是一樣的,差異在於幸福的夫妻懂得如何處理衝突。據統計,離婚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婚齡20-25年的夫妻,造成離婚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夫妻長期讓上述這些破壞合一的四種模式,不斷侵蝕婚姻中正面的部分。

    舉例來說,有一對夫妻在每次遇到意見不同時,講話都會不自覺的衝起來,戰火不斷升高,雙方的解決方式卻是閉嘴、不討論,或是迅速的武裝起自己,用否定/批評/論斷/指責對方,作為攻擊的武器。幾年下來,兩個人之間竟找不到話題可以討論,因為每件事情都可能被負面解讀成惡意,每次講話都會吵架,在無話可說的情況下,友誼和親密感也隨風而逝。

    黃維仁博士說:「人生當中的兩難是當我把真正的心聲告訴你的時候,你會反擊、或你會離我而去;但當我沒有辦法把我真正的心聲感受告訴你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我會離你而去。」衝突確實是親密關係的「危機」,但「危機=+會」,端看我們面對衝突時,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如果我們是用上面這些怒罵、攻擊、否定論斷、負面詮釋、迴避問題的態度,來面對衝突,兩人的關係只會走向滅亡、分裂;但我們要因為愛的緣故,為對方、為婚姻、為家庭多走一里路,反而雙方有機會去討論兩人的想法,有機會去認識到自己個性上、人格上還需要被神調整的地方,讓雙方更多的破碎自己、讓神調正,更多的回到主設立合一的關係當中。

三、回歸神創造的美好

    神設立婚姻,是要人彼此相伴,夫妻二人「合一」其實有兩層意義:一是表露夫妻是家庭的基本單位;二是說到男人和女人的結合,不單只是身體的合一,也包括情緒、思想、情感、屬靈生命的合一。創世紀二章25節說: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真正的合一裡面,夫妻間是很願意讓對方了解自己、也樂意去認識對方,兩人應當坦誠以待,不可彼此隱瞞掩藏。「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四章18) 人會逃避衝突、懼怕衝突,往往是因為不想面對衝突帶給關係的傷害。要建立合一的婚姻關係,除了不能讓上述四種破壞合一的溝通模式,出現在關係中間,還要學習,如何在你「快要犯罪」--諸如發怒、防衛、指責、逃避時,能夠舒緩情緒、解讀情緒、了解問題、最後提出自己的需要。

 

    黃維仁博士提出五個情緒調節的步驟,避免我們陷入關係惡化的漩渦中:

1.  暫停,讓激動的情緒舒緩下來:黃博士說過一句很傳神的話,他說:「要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很多時候,事情其實沒有這麼嚴重,但因為我們自己的情緒陷在一個沒有辦法理性思考分析的狀態,很容易就用情感的大腦來面對衝突。很不幸的,在情緒激動、無法理性思考的狀態下,人說出的話語大多是破壞性的,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更大的爭吵。
   
所以,當你發現兩個人「快要陷入衝突的情況」時,記得第一個動作是「暫停」,你可以和緩的告訴對方,我需要一些時間思考,等我預備好了,我們再來討論這件事情。你也可以暫時離開現場,待自己(或彼此)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回到雙人的情境中。

2.      了解、標明被激發的情緒:離開現場不代表逃避問題,在緩和心情的過程中,我們要去了解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什麼?是難過、生氣、沮喪、委屈、心碎、悔恨、無助、被忽視,嘗試去標明自己的情緒。你要先能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才有辦法去疏導情緒。

省察被引發情緒背後的思維:人的情感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情緒其實是透過A中性刺激」→「B自己的思想詮釋」→「C情緒反應」。舉個例子來說,喇叭聲是個中性的刺激,但當聲音進入腦中,我們可以將它解讀成對我們的不耐煩,感覺被侮辱,進而引發我們憤怒的情緒反應。但你也可能將喇叭聲解讀為跟我們打招呼,尤其是在路上遇到熟人的時候,這時候,同樣的喇叭聲,引起你心裡的情緒反應就變成喜悅了。

所以,我們在標明自己的情緒之後,要去了解自己情緒背後到底是怎樣的思想?需求?人生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對或錯,只是彼此的觀點和角度不相同。例如,對一個太太來講,每次看到地上有很多很髒的腳印,心裡就非常的煩躁,但如果將這些腳印解讀為我最親愛的人還在我身邊時,她的情緒反應就不一樣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去標明情緒,然後去了解什麼樣的思想引發我們的情緒。

3.  探索心理需求,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快要生氣的時候,就趕快問自己兩個簡單的問題:我現在需要的什麼?我的需求有沒有辦法在不改變對方的情況下獲得滿足?
   
人生當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請自來的,你不想要也不行。黃維仁博士有句打油詩是這樣說的:
「自認倒楣,接受現實,自求多福,反敗為勝。」你先認定,倒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我去了解到,這是我的需要,那因為這是我的需要,我就要多付一點代價,來得到我的滿足。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有一個青少年的孩子,她的房間亂得像豬窩。請問,要他的房間變乾淨是誰的需要?是爸爸媽媽?還是孩子?如果孩子認為現狀對他而言是最舒服的,爸媽只能接受現實,但為求反敗為勝,不妨嘗試透過鼓勵或示範,甚至是邀請他的朋友來家裡,讓他有重新比較的機會,可以主動產生讓房間變乾淨的想法!

4.  思考如何藉著自己的一點改變,幫助對方成功的滿足你的需求,重建關係:如上帝造男、造女,要讓男女結合為一,相互幫補。親密關係中的每個人都會互相影響的。活在愛中的秘訣之一是要學會先改變自己,不管對方做什麼,我自己可以選擇用什麼方式來對待你;對方都不改變,我可以選擇有恩慈的包容你、繼續愛你。
   
了解自己的情緒、需要之後,你可以將你的需要告訴對方,例如:
「我真的很需要你為我做點改變,那會讓我感受到被重視、被愛、感覺到舒服。但無論你願不願意改變,我都不會生氣,我也一樣愛你。若你願意為了愛的緣故給我一份禮物、做一點改變,我會非常感激。」換句話說,在對方做的不好、讓你傷心、失望、不讓你滿意的時候,對方不肯改變的時候,如果我們本身為了自己的人格、靈性的成長,我們願意在別人還虧欠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先去愛對方、去標明對方的好處與努力,事情往往會有更好的發展。

 

    合一的親密關係裡,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是把「影響我快樂的權力」交在別人手中,你這樣做我就快樂,你不這樣做,我就生氣。

    記住,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不代表愛不在身邊,可能你們愛的方式不一樣;當你覺得受傷,也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我們可以讓別人變成天使,也可以讓別人變成惡魔,當你努力標明配偶的善意與努力,對方就變成了生命的小天使,當你只看到他沒有滿足「我的需要」、沒有達成「我的標準」時,配偶就變成你心目中的惡魔!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受到愛,我們可以藉著自己心境的改變,幫助自己成長、也幫助他人成為天使。幫助我們的關係更加和諧。

 

結語

    婚禮上,我們常會獻唱《兩個環》這首歌曲,我們常說婚姻是個「神、夫、妻的三角關係」,夫、妻各人與神的距離越近的時候,兩人之間的距離也越親近。正如神設立婚姻的意義,夫與妻間就像嘴唇與牙齒彼此依附著存在,相互需要、配合,卻也因為距離太接近了,一不小心牙齒咬到嘴唇就受傷流血,一下子嘴唇沒有保護好牙齒,整排牙撞到牆壁,也會受傷。

   婚姻裡的「合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最愛的那個人,常常是那個最容易傷害你的人。但上帝把男、女放在婚姻裡,又將彼此相愛的心,放在兩人中間,約翰一書四章7-8節說:「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弟兄姊妹們,面對身邊的家人、配偶,有的時候你真的會愛不下去啊!因為他真是懶惰、不守信用、髒亂。以人的愛,真的沒有辦法去愛他,但耶穌卻是要我們愛那不可愛的,為那逼迫你的禱告;要我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四章2-3) 對弟兄姊妹當如此,對我們的家人、配偶更應當這樣行。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8節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神造萬物皆為美好,神又造婚姻讓男女彼此相愛,我們是否應當常常思想到神的愛,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因著祂的愛去愛那些不可愛的;求神幫助我們遠離口舌與心靈的犯罪,不讓論斷、怒氣存在婚姻關係中;但願我們都能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反思:

1.      我常出現那些破壞合一關係的說話模式?我應當怎樣做改變?

2.      哪件事情常引起我和他人的衝突?我應當如何疏導情緒、說出需要,幫助對方成為天使?

 

 

收聽/下載主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