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主日信息
家庭月講章系列-1 : "愛就是彼此珍惜" /愛家基金會

愛就是彼此珍惜 /愛家基金會

 

經文:約翰福音一章1-5節、9-14

1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2 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

3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4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5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

11: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

13: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

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研究說,夫妻感受不到婚姻帶來的祝福

實證研究指出:全世界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夫妻在結婚之後,特別是第一個孩子出生3個月之後,婚姻愛情的滿意程度就開始下降,最低點是在約3738歲,差不多是在他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青少年期的時候。

研究也發現,大概有30%的人,他們的婚姻愛情滿足程度一直沒有下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面對兩人衝突時的處理方式是最重要的關鍵。

夫妻離婚的兩個因素:不知如何處衝突、喪失親密的感覺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要從耶穌基督的身上,來學習愛的功課。

 

信息

一、        愛—是讓自己成為「可以親近的」

道成肉身的愛是「平易近人、距離親近」的愛

耶穌基督並沒有出生在帝王之家,我們不需要通過層層安全檢查才得以與他見面,也沒有限制要做多少好事、捐多少錢,才可以跟他見面;祂是化身成為一個平凡到極點的普通人,成為我們可以親近的神。

 

「可以被親近」是愛的重要動作

「可以被親近」是愛的一個重要動作。大家應該都有跟小孩子說話的經驗,當我們要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大家第一個動作應該都一樣:蹲下來,看著他的臉。當我們和孩子同一個高度時,他們知道我們是願意傾聽的;我們也藉著「親近」的動作,更能夠去觀察也瞭解對方的需要。

神從來沒有用冷眼帶刺的表情對我們,對於我們的祈求、煩躁、抱怨、情緒,祂都是用傾聽、接納、寬恕與愛來對大家。我們是否願意學習祂的樣式,讓我們身邊的人可以感受到我們身上的愛。

 

二、        愛—是讓對方知道「他是被瞭解的」

成肉身所述說一項訊息是:「讓對方感到被瞭解」的愛。神將祂全備的愛透過我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傳達給我們:道成肉身展露了一個很清楚的訊息:我願意設身處地的瞭解你。希伯來書四章15節說:「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試探,與我們一樣……」。所以我們經歷過的憂傷、痛苦、委屈,神都能體會。

人際關係中常有的衝突,往往就發生在一個「本來」上面。你覺得應該如何、我覺得應該如何,很多時候,事情沒有絕對的「是與非、對與錯」,只是人的觀點與角度不一樣。

 

在經營親密關係時,人第一個要學的課題就是「讓對方感覺到,他是被瞭解的」。被愛的感覺就某種程度而言,其實就是一種被瞭解的感覺;當有人真誠地聽見我們的聲音、聽見你的心聲時,我們感覺到被瞭解、被接納、被愛。愛的第一步,是要發展一個「同理心」(Empathy),能夠感同身受。臨床實驗證明,當有人處在生活困難中,如果親友家人可以先瞭解他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是最有幫助的事情。

 

三、        愛—有五種情感的語言

愛有兩面,一是付出,一是接受。

付出愛常會很挫折,因為對方不一定認為我們的行動是「愛的行動」。這是因為每個人有不同「愛的接觸點」,這些不同的接觸點,就像是不同的語言,我們稱它們做「愛的語言」。

 

我們所熟悉的情感語言,對別人來說可能他也聽不懂。黃博士說:「我們不是要愛得更努力,而是要愛得更有智慧」。認識愛的語言,並去了解每個家人主要使用哪一種。

 

五種愛的語言:

1.     以「珍惜的相處」(Quality time)表達愛

    珍惜的相處不只是「花時間」跟對方在一起,還要「花心思」跟對方在一起。心思專注在對方身上,仔細聽他說,對他所說的給予適當的回應。比如說夫妻一起爬山、散步,甚至什麼都不做,就是在吃完晚飯後,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喝杯茶、聊聊天……,這是一種愛的語言。

2.     送「精心的禮物」(Gift)表達愛

送禮物是說「我愛你」的第三種方式。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意義重大,因為禮物代表愛。在平常時刻所送的禮物 (不是在對方生日或特殊節日所送的禮物),傳達出一種信息:「我們沒有在一起的這段時間,你還是在我心裡。這個禮物代表我對你的思念。」不太貴的禮物就足以讓一顆需要愛的心聽到「我愛你」。例如:小卡片、小紙條、對方喜歡吃的東西。重要的不是禮物的價值,而是禮物背後的「心」。

3.     用「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表達愛

透過真誠服務的行動。意思是說:在對方需要幫忙的時候,提供協助。例如丈夫主動把漏水的稅龍頭修好、幫妻子把缺少的日用品買齊,或是原本應該是妻子負責的家務,先生主動完成它。    每一次你為對方做一件超乎你本分的事,你就是以行動告訴對方:「我愛你」。

4.     用「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表達愛

身體的親密是在說「我愛你」的一種很特別的方式。手拉手、把手放在另ㄧ半的肩上,或是兩人站得很近,都傳達一種很特別的愛的訊息。有些夫妻就算不說話,也喜歡彼此靠得很近。單單只要知道對方就在身邊,就足以確定對方對自己的愛與關心。

5.     用「肯定的言語」(Words of Affirmation)表達愛

表達愛的方式之一,就是用語言上的鼓勵建造對方。肯定的言語就是讚美的話。看到對方的好處,你就稱讚他。當你感激對方的時候,你可以用口語來表達出來。或是說,中午的時候,彼此打個電話,講幾句鼓勵對方、感激對方、想念對方的話。

 

四、        愛—是按著對方的需要來愛他

中國人有句話講得好:「沒有關係,就什麼都有關係;有了關係,就什麼都沒有關係了。」美國一位心理學家Willard Harley提出一個「情感帳戶」的觀念,他說人跟人中間都有一個感情的帳戶,每一次你讓對方開心,做了一些讓對方覺得非常舒服的事情,讓對方笑,就是在對方的帳戶裏頭存款;每次你讓對方哭、受挫折、受痛苦,你就是在你們的愛情銀行中間提了款。存款豐厚,很多小問題都可以被原諒。但是,如果銀行裏頭已經赤字連篇、債臺高築,結果再來任何一點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變成大事。

 

按照對方愛的語言存款,在對方有需要時幫助他,對我們心愛的家人、配偶,總是希望他們開心喜悅,當雙方的情感存款越來越多時,兩人關係也會更加親密。但怎樣可以讓情感存款越來越多呢?

有兩個訣竅:1.按照對方的愛的語言去存款;2.看到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存款。

 

耶穌是我們「愛的榜樣」

耶穌在人真正的需要上,祂願意供應我們的需要與缺乏。傳道的過程中,祂餵飽五千個飢餓的人、祂醫治瞎眼瘸腿的、祂更傳講天國的信息,深願萬民得救。祂甚至為了愛我們,寧願自己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愛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的,更多去懂配偶與家人「愛的語言」,學習「投其所好」,用別人愛的語言去愛他,而不是「給已所要」,更要常常去讀到對方送給我們的愛的語言,當我們用聖經中的愛去愛人,你的婚姻與家庭要成為神祝福滿滿的地方,也是讓世人看見神的美好見證。

 

 

討論題目:

1.     讓我們在小組中一起學習感恩,為耶穌這道成肉身的愛實際的獻上你的感恩(分享個人的感恩)

2.     請分享你認為你的愛的語言是什麼?我想要在這週做什麼事來表達對家人或小組的愛。(請設定一個實際可行的行動,設下執行時間)

 

 

收聽/下載主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