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主日信息
流宣教的血[徐美惠傳道]2010.8.15

 

流宣教的血[徐美惠傳道]2010.8.15
 
經文:馬太福音9:35-38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7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
38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這次我到sumba島宣教,有一位同行的爪哇島的牧師跟我們說這個山很像以色列,當我們走過一個一個山頭進到狹谷中的部落時,我心中感受就像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要把天國的福音帶到從沒有聽聞福音的地方。
 
一.宣教是跟隨耶穌的腳蹤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耶穌是宣教最好的榜樣,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耶穌深入人群當中,他的腳跡走進城市、走進鄉村,將福音告訴他們,在神的眼中每個靈魂都是寶貴的,都是需要耶穌的寶血重價買贖的。
羅 10:14-15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經文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定要有奉差遣的,一定要有去傳的,人才有機會信,不可以把救恩限制在教會內,神國的福音是去傳要給世人的,這是每一個先領受主恩典的人不可推委的責任。
 
有一份刊物有這樣一段對話:
A君:『有時候我真想問問上帝,為甚麼容許這個世界有貧窮、饑荒、不公義!倒底什麼時候上帝才會做些事?』
B君:「那你怎麼不問?」
A君:「因為我怕上帝會問我同樣的問題。」
弟兄姊妹我去過印度、去過孟加拉,但這次去印尼的SUMBA島仍帶給我震憾,有多少人對赤腳踏在柏油路的感覺已經很陌生模糊了,但在那裡放眼看去有鞋穿在腳下的卻沒幾個,弟兄姊妹好不好我們也問問自己這個問題,『為甚麼容許這個世界有貧窮、饑荒、不公義!倒底什麼時候我才會做些事?』你我都要成為收割莊稼的工人,單單禱告『主啊!工人在那裡?』『主啊!為我們預備工人。』這樣是不夠的,宣教要成為我們共同的DNA,我們都要成為收割莊稼的人。
 
二.只要存憐憫就能宣教
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耶穌看見許多的人,耶穌看他們靈性的光景如同迷失的一群,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什麼是羊沒有牧人的光景?沒有牧人的羊很可能會被野獸吞吃,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盜賊來,無非是偷盜、殺害和毀壞。』,耶穌看見他們屬靈的光景是糟的、是迷失的,經上說:『耶穌就憐憫他們。』
 弟兄姊妹,也許你想過要有什麼樣的功力才能去宣教啊!其實只要有憐憫就可以了,歷史上很多宣教的運動,是因為對人的處境和需要產生深切的憐憫而帶出的行動,存憐憫的心,就會產生宣教的行動。
有一天我進到一個村莊,面對一個族長要傳講福音給他,他不斷的跟我提到他所拜的malabo也可以帶他到神那裡,看他的知識水平,我不能用高深的神學跟他傳講神,我努力的想什麼方法是他可以明白的呢?後來我想到了製造手錶和創造時間的主的比喻,然後他就選擇了相信創造時間的主。
不是高深的神學使他信主,是因著憐憫,不想他一直落在拜假神光景的憐憫,使我不放棄想各種方法要讓他認識神。
「憐憫」希臘文是指「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憐惜與慈愛」。
耶穌教導我們生命應追求的一種重要的特質,就是憐憫人的心。憐憫不僅是表面上同情人,不僅是為了對方在困難中感到難過,憐憫是要進入人內心的深處,以他的眼光看,以他的想法想,經歷他所經歷的。憐憫是一種渴望,想要設法做一點事,使人脫離困境。耶穌事奉的次序,先有憐憫之後才傳福音,傳福音就是憐憫需要的人,解決他們的問題,看見他們的需要,使他們得到安慰。
 
我們對教堂外各種痛苦與需要的人,是不是能夠保持一顆憐憫的心呢?若失去對苦難、軟弱和痛苦者的憐憫,就失去了「基督教會」的本質,若失去對人憐憫體貼的心,就失去做「基督徒」的本質,弟兄姊妹,真的鼓勵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一生一定要去經歷一次宣教,我們要去看見需要,產生憐憫,神就會透過我們彰顯祂的大能,我在短宣的服事中經歷、看見許多神蹟奇事,耶穌的神蹟,不是表現權能,而是表達愛,我們要以憐憫的愛去宣揚天國的福音。
 
l   保羅在雅典(徒17:16-17)
16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
17於是在會堂裡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耶穌有他屬靈的看見,保羅也有他屬靈的看見,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看見整個雅典城被偶像充滿,被虛假的信仰所迷惑。保羅就心裡著急,內心有負擔,憐憫他們,於是就產生了宣教的行動。
 
弟兄姐妹,我們有耶穌那樣的看見嗎?在sumba島有一天的服事中我遇到一個小孩他的腳因為跌斷了,沒有機會就醫,所以當傷口長回去時兩隻腳的長度就差距很大,因為這樣他整個脊椎都彎了,他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我為他禱告的時候真的很期待神給他一個大神蹟,醫治他,因為沒有就醫機會就影響了他一生,我們團隊為他禱告時許多人都哭了,弟兄姊妹我們要出去看見耶穌的看見,有許多人困苦流離,我們要去憐憫他們。
這個月剛好進入農這個月剛好進入農歷7月就是俗稱鬼月,每次我看見保羉在雅典的反應我就會想到在台灣7月半時,你到街上走走,幾乎每家都攞了祭拜的東西,我記得有一年我剛好在7月半那天下午4-5點時從豐原要回台中,我看那景象我一路哭著禱告回來,弟兄姊妹我們看見這地的民落在拜偶像的光景中我們有保羅那樣的心裡著急嗎?
我們的教會一直以來都常常談宣教,看重宣教,但是我們要留心不要把宣教當一個口號,宣教是每一個嚐到主恩滋味的人責無旁貸要做的事。
可16:15-18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是凡受造的〕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我自己參加過無數次的宣教行動,每一次我都在事奉中被神大大的激動,記得有一天有個人來請我為她的眼睛看不見禱告,我心中還期待著,太好了今天我要經歷瞎眼的能看見了,第一次禱告後我才知道她不只看不見,她生來就沒有眼珠,如果是你你會第二次按著她的眼再禱告她能看見嗎?我繼續為她禱告,她的媽媽告訴我們凹陷的部份凸出來了,後來她和媽媽都決志信主了,其實回來後我就想,如果在台灣我會那樣禱告嗎?弟兄姊妹,每一次我出去都經歷不同的挑戰,但每一次都在得勝中看見神的大作為,有一天我因為坐摩托車在滿是碎石的山路上顛,我摸到自己的腰椎有一塊突出,有點擔心我就趕快按手禱告,第二天就完全好了。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治好各樣疾病,充份流露耶穌基督用他的熱情和愛,到處去愛人、救人、傳揚神愛世人的好消息,耶穌的心你抓到了嗎?求神打發我們一起加入收割,跟隨耶穌的腳蹤,努力走在神的心意中,不管能不能或夠不夠,總是盡力要抓住神的心,只要行動神就能透過你作大事。
 
流宣教的血[徐美惠傳道]2010.8.15
 
經文:馬太福音9:35-38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7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
38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這次我到sumba島宣教,有一位同行的爪哇島的牧師跟我們說這個山很像以色列,當我們走過一個一個山頭進到狹谷中的部落時,我心中感受就像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要把天國的福音帶到從沒有聽聞福音的地方。
 
一.宣教是跟隨耶穌的腳蹤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耶穌是宣教最好的榜樣,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耶穌深入人群當中,他的腳跡走進城市、走進鄉村,將福音告訴他們,在神的眼中每個靈魂都是寶貴的,都是需要耶穌的寶血重價買贖的。
羅 10:14-15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經文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定要有奉差遣的,一定要有去傳的,人才有機會信,不可以把救恩限制在教會內,神國的福音是去傳要給世人的,這是每一個先領受主恩典的人不可推委的責任。
 
有一份刊物有這樣一段對話:
A君:『有時候我真想問問上帝,為甚麼容許這個世界有貧窮、饑荒、不公義!倒底什麼時候上帝才會做些事?』
B君:「那你怎麼不問?」
A君:「因為我怕上帝會問我同樣的問題。」
弟兄姊妹我去過印度、去過孟加拉,但這次去印尼的SUMBA島仍帶給我震憾,有多少人對赤腳踏在柏油路的感覺已經很陌生模糊了,但在那裡放眼看去有鞋穿在腳下的卻沒幾個,弟兄姊妹好不好我們也問問自己這個問題,『為甚麼容許這個世界有貧窮、饑荒、不公義!倒底什麼時候我才會做些事?』你我都要成為收割莊稼的工人,單單禱告『主啊!工人在那裡?』『主啊!為我們預備工人。』這樣是不夠的,宣教要成為我們共同的DNA,我們都要成為收割莊稼的人。
 
二.只要存憐憫就能宣教
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耶穌看見許多的人,耶穌看他們靈性的光景如同迷失的一群,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什麼是羊沒有牧人的光景?沒有牧人的羊很可能會被野獸吞吃,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盜賊來,無非是偷盜、殺害和毀壞。』,耶穌看見他們屬靈的光景是糟的、是迷失的,經上說:『耶穌就憐憫他們。』
 弟兄姊妹,也許你想過要有什麼樣的功力才能去宣教啊!其實只要有憐憫就可以了,歷史上很多宣教的運動,是因為對人的處境和需要產生深切的憐憫而帶出的行動,存憐憫的心,就會產生宣教的行動。
有一天我進到一個村莊,面對一個族長要傳講福音給他,他不斷的跟我提到他所拜的malabo也可以帶他到神那裡,看他的知識水平,我不能用高深的神學跟他傳講神,我努力的想什麼方法是他可以明白的呢?後來我想到了製造手錶和創造時間的主的比喻,然後他就選擇了相信創造時間的主。
不是高深的神學使他信主,是因著憐憫,不想他一直落在拜假神光景的憐憫,使我不放棄想各種方法要讓他認識神。
「憐憫」希臘文是指「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憐惜與慈愛」。
耶穌教導我們生命應追求的一種重要的特質,就是憐憫人的心。憐憫不僅是表面上同情人,不僅是為了對方在困難中感到難過,憐憫是要進入人內心的深處,以他的眼光看,以他的想法想,經歷他所經歷的。憐憫是一種渴望,想要設法做一點事,使人脫離困境。耶穌事奉的次序,先有憐憫之後才傳福音,傳福音就是憐憫需要的人,解決他們的問題,看見他們的需要,使他們得到安慰。
 
我們對教堂外各種痛苦與需要的人,是不是能夠保持一顆憐憫的心呢?若失去對苦難、軟弱和痛苦者的憐憫,就失去了「基督教會」的本質,若失去對人憐憫體貼的心,就失去做「基督徒」的本質,弟兄姊妹,真的鼓勵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一生一定要去經歷一次宣教,我們要去看見需要,產生憐憫,神就會透過我們彰顯祂的大能,我在短宣的服事中經歷、看見許多神蹟奇事,耶穌的神蹟,不是表現權能,而是表達愛,我們要以憐憫的愛去宣揚天國的福音。
 
l   保羅在雅典(徒17:16-17)
16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
17於是在會堂裡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
耶穌有他屬靈的看見,保羅也有他屬靈的看見,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看見整個雅典城被偶像充滿,被虛假的信仰所迷惑。保羅就心裡著急,內心有負擔,憐憫他們,於是就產生了宣教的行動。
 
弟兄姐妹,我們有耶穌那樣的看見嗎?在sumba島有一天的服事中我遇到一個小孩他的腳因為跌斷了,沒有機會就醫,所以當傷口長回去時兩隻腳的長度就差距很大,因為這樣他整個脊椎都彎了,他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我為他禱告的時候真的很期待神給他一個大神蹟,醫治他,因為沒有就醫機會就影響了他一生,我們團隊為他禱告時許多人都哭了,弟兄姊妹我們要出去看見耶穌的看見,有許多人困苦流離,我們要去憐憫他們。
這個月剛好進入農這個月剛好進入農歷7月就是俗稱鬼月,每次我看見保羉在雅典的反應我就會想到在台灣7月半時,你到街上走走,幾乎每家都攞了祭拜的東西,我記得有一年我剛好在7月半那天下午4-5點時從豐原要回台中,我看那景象我一路哭著禱告回來,弟兄姊妹我們看見這地的民落在拜偶像的光景中我們有保羅那樣的心裡著急嗎?
我們的教會一直以來都常常談宣教,看重宣教,但是我們要留心不要把宣教當一個口號,宣教是每一個嚐到主恩滋味的人責無旁貸要做的事。
可16:15-18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是凡受造的〕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我自己參加過無數次的宣教行動,每一次我都在事奉中被神大大的激動,記得有一天有個人來請我為她的眼睛看不見禱告,我心中還期待著,太好了今天我要經歷瞎眼的能看見了,第一次禱告後我才知道她不只看不見,她生來就沒有眼珠,如果是你你會第二次按著她的眼再禱告她能看見嗎?我繼續為她禱告,她的媽媽告訴我們凹陷的部份凸出來了,後來她和媽媽都決志信主了,其實回來後我就想,如果在台灣我會那樣禱告嗎?弟兄姊妹,每一次我出去都經歷不同的挑戰,但每一次都在得勝中看見神的大作為,有一天我因為坐摩托車在滿是碎石的山路上顛,我摸到自己的腰椎有一塊突出,有點擔心我就趕快按手禱告,第二天就完全好了。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各會堂裏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並治好各樣疾病,充份流露耶穌基督用他的熱情和愛,到處去愛人、救人、傳揚神愛世人的好消息,耶穌的心你抓到了嗎?求神打發我們一起加入收割,跟隨耶穌的腳蹤,努力走在神的心意中,不管能不能或夠不夠,總是盡力要抓住神的心,只要行動神就能透過你作大事。
 
收聽/下載主日信息